首页 >国内 > > 正文

谁家的王牌基金,没换过人呐!

2023-01-12 02:45:45 来源:韭圈儿

2023的开年,AH股涨势喜人。

在对新年的一片期待中,兴全合润增聘叶峰、交银精选增聘张雪蓉为基金经理,新一代基金经理的培养已悄然开始。

A股公募基金经理的任职时限虽然是慢慢变长的,但基金经理的离职永远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。


【资料图】

在《我买的基金不怕换人》《从「球王」到「球王」,这是关于传承的故事》里,我们也不止一次提到,在公募基金经理工作强度高、优秀基金经理投入产出并不成正比的大环境下, 「更新换代」 依然是一个不变的主题,做好传承和接力,依然是公募基金的重中之重。

有朋友觉得换人之后业绩依然能打的基金属于「幸存者偏差」,为此我们统计了成立以来的业绩榜单。

各家基金公司取总回报最好的一只,整理出了Top25的王牌基金,除了出色的业绩之外,最夺人眼球的还是历任基金经理栏,那一串长长的人名。

除了汇添富王栩、国富赵晓东这种业绩出色且长年任职的长情常青代表之外,剩下的23只基金都经历了数轮基金经理的变换且境遇大有不同。

总体来看,「更新换代」依然是各王牌基金的共性所在。

历史星光灿烂

华夏大盘精选 博时主题行业 两只产品都属于历史非常耀眼的基金。

王亚伟在任职华夏大盘的五年多里,年化回报高达50%,期间总回报将近1200%,可以说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。

在国企改制的特定历史时期,王亚伟依靠重点捕捉重组股的策略,大获成功。

由此成为了A股公募基金史上第一位“公募一哥”,一举一动吸引着市场的无限关注。

与现在基金经理一封公开信或沉默的卸任不同,王亚伟在2012年5月召开了离职发布会,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所思所想,也登上了各大财经媒体的头条。

只不过王亚伟的私募生涯与公募时期判若两人,重组概念股策略也风光不再。

和王亚伟不同,博时主题行业的邓晓峰,依然是全市场寻觅Alpha的领先者,是高毅资产乃至全市场流量最高,影响力最大,口碑最好的基金经理之一。

大约10年前,管理的博时主题行业规模已经突破100亿,是名副其实的航母掌舵人。

他们的离开当然是公募的损失,好在他们的继任者并没有辜负这两只基金的Title,在自己的能力圈内也都做到了最好。

周期是不变的铁律

和邓晓峰先后奔赴高毅的,还有 中银中国精选 的孙庆瑞,任职公募期间也是常青树的代表,任职期间排名同类前三,且每年都保持着同业前1/4的排名。

换句话说,她就是我们一直寻找的持有体验好,每年战胜偏股混合基金的代表。

但遗憾的地方在于,即使有孙庆瑞、陈军两任长牛管理者执掌,中银中国精选的规模并没有伴随公募基金大扩容而水涨船高;15亿以下的规模,与出色的历史业绩并不相称。

这很令人惋惜,而且还不是孤案,在这份榜单里,有很多业绩与规模并不匹配的基金,比如长盛、泰达宏利。

其中,尤其以新华基金的现状最令人唏嘘。

2009年王卫东的 新华优选成长 与王亚伟的华夏大盘精选的冠军之争精彩纷呈,在上半年王卫东一度领先王亚伟,虽然最后还是以不到1个点惜败,但新华基金的名声已经打响。

那一年新华优选成长最终名列第3,曹名长的新华优选分红最终排名11;2011年崔建波的新华泛资源优势更是拿下2011年度偏股冠军。

在新华基金主动权益顶峰时期,周永胜、王卫东、曹名长、崔建波并称“新华四杰”。

但随着前二位在2012、2013的先后奔私,曹名长在2015转投中欧,坚持最久的崔建波也在2020年卸任,人才流失不断、股权状况纷纷,新华基金失去了往日的风光。

2022年第四季度,新华基金在管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规模合计133亿,已经看不到13年前辉煌的影子。

公司自身经营存在问题,股权结构变化导致高层震荡,基金经理的培养和传承更无从谈起,「盛极而衰」是周期运行的铁律,新华基金的代价有点沉重,期待它有重焕荣光的那一天。

总有旧貌换新颜

历史总会重演,时代永远向前。

自2021年初大部分明星基金创下最高点之后,市场风格很快切换到了下一个风格。

这将近两年的时间里, 泰达宏利周期 实现了20%的逆势增长, 国泰金鹰、易方达平稳增长、南方高增长、华泰柏瑞盛世中国、银河稳健 在近两年回撤控制也令人称道。

张勋、徐治彪、陈皓、张延闵、牛勇、袁熙的出色表现,让传承到他们手中的王牌基金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

得益于在熊市中的良好表现,他们并不意外的成为了这两年赞美、关注的重点。

长期复利的关键一方面是时间,一方面是回撤控制,这句肺腑之言在这些产品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。

但我还是想提醒一下投资者,选择这些基金经理一定要出于对他们的信任和方法论的理解,而不是听到很多人在说他们“好好好,牛牛牛,棒棒棒!”就兴冲冲地买了进去。

这些长牛基金每只都经历过辉煌,也都遭遇过业绩的逆风,在花团锦簇时选择一款产品,要做好与他同甘共苦的准备,他的表现如果一直超预期当然最好,但心理预期却不宜打得过满。

基金投资应雪中送炭

最痛的例子,当然就是我们普通基民非常熟悉,同时爱之深,责之切的代表。

兴全趋势、富国天益、景顺长城内需、工银核心价值、嘉实增长、广发小盘、交银精选。

王晓明、董承非、张晖、陈戈、王鹏辉、张翎、董理、季文华、赵枫、管华雨、曹文俊......

这些长期绩优基金的前辈管理人在职期间为产品的净值贡献良多,之后有的自己做了老板,在私募做的风生水起;有的升任基金公司的高层;有的转战其他公募基金,在新的岗位继续新的挑战。

这些基金既有江湖地位出挑的前任管理者,也有明星基金经理依然掌舵。

现任管理者董理、谢治宇、唐颐恒、刘彦春、何肖颉、归凯的长期业绩都是不逊于前辈的,但因为2020年过度的流量、过高的预期、过贵的买入价格,2021年春节之后的跌幅是剧烈的,追高买入的代价是刻骨铭心的。

投资者对他们充满怀疑和愤怒,这也是可以理解的。

我们在乐观的时候总是容易低估长期持有的难度,低估中间坎坷的深度,高估自己对基金经理的信赖度以及自身情绪的稳定度;在悲观时却容易把前景想得太糟糕,对基金经历的信任又低到离谱。

锦上添花容易,雪中送炭很难。

尾声

董承非在睿郡的第一份年终思考,引发了市场的激烈讨论,更是创下了直播间3万人在线的盛况。

他在兴全的最后一年,20年末21年初减仓一定程度躲过了市场大跌,但踏空新能源让他招致了投资者广泛的嘲讽和恶评。

奔私之后,市场影响力反而更大了。

「满目山河空念远,落花风雨更伤春。不如怜取眼前人。」

有些事,得不到了才想起珍惜。

其实,保证公司治理结构稳定的情况下,绝大部分基金的业绩是值得信任,值得期待的。

当然,最重要的还是,做好人才的培养和传承,形成价值接力。

我们经常性地寻找长牛长情的基金经理,但现实的确是,鲜有基金经理可以陪我们走到最后,想通了,其实也就那么回事。

某种程度上,正是一代代基金经理的接力,才成为了各家王牌基金长期生命力的来源。

只要不是基金公司出了大问题,只要不是太频繁的更替,基金换人也不会影响长期业绩的出色。

有些事适合反过来想,作为投资者,又有谁曾经陪哪只基金走得很久呢?

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收益最高、持有最久的案例。

标签: 基金经理 新华基金 公募基金

x 广告
x 广告

Copyright ©   2015-2022 南方劳务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粤ICP备18023326号-21   联系邮箱:855 729 8@qq.com